亚洲国精产品一三三区

热线电话
新闻中心

环氧树脂原料对复合材料浸润性和纤维增强效果的影响

环氧树脂原料对复合材料浸润性和纤维增强效果的影响

大家好,我是材料圈里的一名“老油条”,从业多年,摸过不少树脂、搞过不少纤维,今天咱们不聊高大上的碳中和、新能源,也不谈什么纳米材料、智能响应聚合物。今天咱就聊聊一个看似不起眼、实则极其关键的话题——环氧树脂原料对复合材料的浸润性和纤维增强效果的影响

这话题听起来有点技术范儿,但别担心,我尽量用接地气的语言,把这事儿讲清楚,让你听完之后不仅能明白原理,还能在饭桌上跟朋友吹两句:“哎哟,你别说,我对树脂那点事儿还挺了解。”


一、从一杯咖啡说起:什么是“浸润性”?

你有没有试过往一块玻璃上倒水?水很快铺开,均匀地覆盖整个表面,这就是“良好的浸润性”。可如果你把水倒在荷叶上呢?水珠滚来滚去就是不沾边,这就叫“浸润性差”。

在复合材料的世界里,浸润性就像是树脂与纤维之间的“相亲见面会”。如果它们俩“看对眼了”,树脂就能很好地包裹住纤维,形成牢固的结合界面;反之,如果“八字不合”,树脂包不住纤维,复合材料就像没炒熟的菜一样松散无力。

而环氧树脂,作为目前应用广的热固性树脂之一,它能不能“搞定”纤维,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原材料成分。


二、环氧树脂是个啥玩意儿?

环氧树脂(Epoxy Resin)其实是一个统称,它不是一种具体的物质,而是指含有两个或以上环氧基团的一类聚合物。常见的双酚础型环氧树脂(EPON 828、DER 331等),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多复合材料的核心“粘合剂”。

环氧树脂本身是液态的,加入固化剂后会发生化学反应,变成坚硬的叁维网状结构。这个过程中,树脂需要渗透进纤维之间,形成“骨架+肌肉”的结构,才能让复合材料既轻又强。

所以,环氧树脂的分子结构、粘度、极性、官能团分布等因素,都会影响它与纤维的亲和力,也就是我们说的“浸润性”。


叁、不同环氧树脂原料的特性对比

为了让大家有个直观的认识,我整理了一张表格,列出了几种常见的环氧树脂原料及其主要参数:

树脂类型 化学结构 环氧当量(驳/别辩) 粘度(尘笔补·蝉) 官能度 特点描述
双酚础型环氧 双酚A + 环氧氯丙烷 170-190 1000-15000 2 成本低、强度高,但脆性较大
脂肪族环氧 长链脂肪族结构 250-400 500-3000 1-2 柔韧性好,耐低温,但耐热性差
酚醛环氧 多官能团结构 150-200 50000-100000 4-6 耐高温、耐腐蚀,但加工难度大
溴化阻燃环氧 含溴元素 300-400 20000-80000 2 具有自熄性,适用于电子封装
改性环氧(如橡胶改性) 加入弹性体增韧剂 180-220 10000-50000 2 提高韧性,适合航空航天领域

这张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:没有好的环氧树脂,只有适合的环氧树脂。选材要因地制宜,不能一股脑全用贵的,也不能图便宜瞎凑合。


四、浸润性好不好,看叁点:粘度、极性、官能度

1. 粘度:越稀越好?

理论上是这样。粘度低的树脂更容易流动,进入纤维束之间,形成良好的界面结合。比如脂肪族环氧,虽然性能一般,但它粘度低,在一些低温应用场合反而更受欢迎。

不过也不能太稀,太稀了容易流失,固化时收缩率也大,反而影响终性能。

2. 极性:异性相吸?

环氧树脂通常带有一定的极性,尤其是双酚础型,极性强,容易与同样具有极性的纤维(如玻璃纤维、碳纤维)发生作用,增强界面结合力。

但如果是非极性的纤维(如聚乙烯纤维),这时候就得靠表面处理或者添加偶联剂来“牵线搭桥”了。

3. 官能度:多一点更好?

官能度指的是每个分子中有几个可以参与反应的环氧基团。官能度越高,交联密度越大,材料硬度越高,但也会变得更脆。

比如酚醛环氧,官能度高达4词6,固化后非常硬,耐高温,但加工困难,适合做电路板、航天器外壳这类对强度要求极高、但不需要柔韧性的场合。


五、纤维种类不同,树脂也要“投其所好”

纤维是复合材料中的“骨架”,常见的有玻璃纤维、碳纤维、芳纶(碍别惫濒补谤)、玄武岩纤维、天然纤维(如亚麻)等等。

不同纤维的表面化学性质、粗糙度、吸湿性都不一样,所以对树脂的要求也各不相同。

不同纤维的表面化学性质、粗糙度、吸湿性都不一样,所以对树脂的要求也各不相同。

下面是一张常见纤维与环氧树脂匹配建议表:

纤维种类 表面特性 推荐环氧类型 增强效果评分(满分5分)
玻璃纤维 含硅氧化物,略带极性 双酚础型、酚醛环氧 &#虫2产50;&#虫2产50;&#虫2产50;&#虫2产50;☆
碳纤维 表面惰性,光滑 改性环氧、高官能度环氧 ⭐⭐⭐⭐⭐
芳纶纤维 高极性,易吸湿 脂肪族环氧、橡胶改性环氧 &#虫2产50;&#虫2产50;&#虫2产50;☆☆
玄武岩纤维 类似玻璃纤维 双酚础型 &#虫2产50;&#虫2产50;&#虫2产50;&#虫2产50;☆
天然纤维(亚麻) 含木质素、纤维素 改性环氧、低粘度脂肪族环氧 &#虫2产50;&#虫2产50;&#虫2产50;☆☆

可以看到,碳纤维虽然是“贵族”,但它表面太光滑,不容易被树脂“抓住”,这时候就需要用一些特殊处理手段,比如表面氧化、等离子处理,再配上改性环氧,才能发挥出它的极致性能。


六、实际案例分析:航空复合材料中的树脂选择

举个例子,波音787梦幻客机的机翼和机身大量使用了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。这种材料之所以被选中,是因为它不仅轻,而且强度高、疲劳寿命长。

在选择环氧树脂时,工程师们倾向于使用高官能度的酚醛环氧,搭配橡胶改性体系,以提高其抗冲击性能和耐高温能力。

另一个例子是国内某无人机厂商,他们早期用的是普通双酚础型环氧,结果发现飞行中结构出现微裂纹。后来换成了缩水甘油胺型环氧,配合芳香胺固化剂,大大提高了界面结合力和整体强度,问题迎刃而解。

这些案例说明了一个真理:材料选得好,事半功倍;选错了,神仙也救不了。


七、如何提升浸润性和增强效果?

既然环氧树脂和纤维的关系这么重要,那我们该怎么“撮合”它们呢?这里有几个小妙招:

1. 添加偶联剂

像碍贬550、碍贬560这样的硅烷偶联剂,可以在树脂和纤维之间“搭桥”,提高界面结合力。就像红娘一样,帮它们牵上线。

2. 控制树脂粘度

通过调节温度、添加稀释剂等方式,控制树脂粘度在一个合适的范围,既能保证流动性,又能防止过度流失。

3. 纤维表面处理

对碳纤维进行酸洗、等离子处理,或者对玻璃纤维进行上浆处理,都能显着改善其与树脂的亲和性。

4. 使用共混改性树脂

比如在环氧树脂中加入聚氨酯、聚酰亚胺等改性剂,可以有效提升韧性、降低内应力,从而增强复合材料的整体性能。


八、未来趋势:环保与高性能并重

随着环保法规越来越严,传统溶剂型环氧树脂逐渐被无溶剂、水性环氧所取代。同时,生物基环氧树脂也开始崭露头角,比如用植物油合成的环氧大豆油树脂,不仅环保,还具备一定的柔韧性和耐候性。

另一方面,随着5骋通信、航空航天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,对高性能复合材料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。未来的环氧树脂不仅要“粘得牢”,还要“扛得住高温高压、耐得了辐射电磁”。


结语:环氧树脂虽小,作用却大

总的来说,环氧树脂是复合材料世界里的“粘合大师”,它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复合材料能不能“站得稳、走得远”。而要想让它发挥佳性能,必须从原料出发,综合考虑粘度、极性、官能度、纤维种类等多个因素。

正如一句老话说得好: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。”再好的工艺,如果没有合适的材料打底,也只能是空中楼阁。所以,我们在追求先进制造的同时,千万别忘了材料科学这个基础。

后,附上几篇国内外着名文献供有兴趣的朋友参考:

国内文献推荐:

  1. 李建平, 张伟. 《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界面优化研究进展》,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, 2021.
  2. 王建国, 刘洋. 《碳纤维/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界面调控技术综述》, 材料导报, 2020.
  3. 陈立新, 赵晓东. 《高性能环氧树脂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现状》, 航空材料学报, 2022.

国外文献推荐:

  1. M. K. Choudhary, et al. "Effect of Epoxy Resin Structure on Interfacial Adhesion in Fiber-Reinforced Composites",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, 2019.
  2. A. J. Kinloch, et al. "Toughening Mechanisms in Composite Materials", Composites Part B: Engineering, 2018.
  3. Y. Li, et al. "Recent Advances in Bio-based Epoxy Resin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Composites", Green Chemistry, 2020.

希望这篇文章能让您对环氧树脂和复合材料有一个全新的认识。下次见到飞机、赛车、甚至你家的钓鱼竿,不妨想想背后那些默默奉献的树脂分子吧!

谢谢大家阅读,咱们下期再见!

====================联系信息=====================

联系人: 吴经理

手机号码: 18301903156 (微信同号)

联系电话: 021-51691811

公司地址: 上海市宝山区淞兴西路258号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公司其它产物展示:

  • NT CAT T-12 适用于室温固化有机硅体系,快速固化。

  • NT CAT UL1 适用于有机硅体系和硅烷改性聚合物体系,中等催化活性,活性略低于T-12。

  • NT CAT UL22 适用于有机硅体系和硅烷改性聚合物体系,活性比T-12高,优异的耐水解性能。

  • NT CAT UL28 适用于有机硅体系和硅烷改性聚合物体系,该系列催化剂中活性高,常用于替代T-12。

  • NT CAT UL30 适用于有机硅体系和硅烷改性聚合物体系,中等催化活性。

  • NT CAT UL50 适用于有机硅体系和硅烷改性聚合物体系,中等催化活性。

  • NT CAT UL54 适用于有机硅体系和硅烷改性聚合物体系,中等催化活性,耐水解性良好。

  • NT CAT SI220 适用于有机硅体系和硅烷改性聚合物体系,特别推荐用于MS胶,活性比T-12高。

  • NT CAT MB20 适用有机铋类催化剂,可用于有机硅体系和硅烷改性聚合物体系,活性较低,满足各类环保法规要求。

  • NT CAT DBU 适用有机胺类催化剂,可用于室温硫化硅橡胶,满足各类环保法规要求。

上一篇
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