亚洲国精产品一三三区

热线电话
新闻中心

对比环氧-聚酯型粉末涂料促进剂与传统促进剂在固化效果上的显着差异

环氧-聚酯型粉末涂料促进剂与传统促进剂固化效果对比研究

在涂料行业,尤其是粉末涂料领域,固化过程犹如一场“化学交响乐”,而促进剂则是这场交响乐中的指挥家。它不一定是主角,但它的存在与否、好坏与否,往往决定了整个演出的成败。

今天,我们就来聊聊一个既专业又接地气的话题:环氧-聚酯型粉末涂料促进剂传统促进剂之间的固化效果差异。这篇文章不搞学术黑话,也不玩术语堆砌,咱们就用通俗易懂的语言,把这事儿讲明白,顺便带点小幽默,让你看完不仅能涨知识,还能笑一笑。


一、什么是粉末涂料?为何需要促进剂?

首先,咱们得先认识一下今天的主角之一——粉末涂料。

粉末涂料是一种不含溶剂、以粉末形式喷涂并加热固化的环保型涂料,广泛应用于家电、汽车、家具、管道等金属表面涂装。它环保、高效、耐久,近年来在工业界可谓风光无限。

而在这些粉末涂料中,环氧-聚酯混合型粉末涂料是目前主流的一种类型,结合了环氧树脂的优异附着力和聚酯树脂的良好柔韧性和耐候性,简直是“强强联合”。

但是,再好的配方也离不开催化剂的作用。这个时候,促进剂就登场了。

促进剂,顾名思义,就是用来加快反应速度、降低反应温度、提高固化效率的一类物质。它就像是烹饪时的“味精”,虽然用量不大,但少了它,味道就差了一大截。


二、传统促进剂的江湖地位

传统的粉末涂料促进剂主要包括以下几类:

  1. 咪唑类化合物
  2. 叔胺类化合物
  3. 有机锡类催化剂
  4. 双氰胺及其衍生物

这些促进剂在粉末涂料发展初期立下了汗马功劳,尤其在环氧体系中表现尤为突出。它们价格便宜、技术成熟、使用广泛,一度被视为行业的“标配”。

不过,随着市场对涂料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,传统促进剂的一些短板也逐渐暴露出来:

  • 固化温度偏高(通常在180℃以上)
  • 固化时间较长(一般20分钟起步)
  • 贮存稳定性不佳
  • 某些种类存在毒性或气味问题

这就像是你请了个老厨师,手艺不错,但做菜慢、口味单一、还容易上火,自然就需要考虑换人了。


叁、环氧-聚酯型专用促进剂的新势力崛起

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,专门为环氧-聚酯混合体系设计的新型促进剂应运而生。这类促进剂主要分为:

  1. 改性咪唑类
  2. 封闭型叔胺类
  3. 复合型促进剂
  4. 潜伏型催化剂

它们大的特点就是“量身定制”,针对环氧-聚酯体系的反应特性进行了优化,不仅提高了固化效率,还在环保性和稳定性方面做了大幅提升。

我们可以打个比方:如果说传统促进剂是个“全能选手”,那新型促进剂更像是“专项冠军”,专攻某一项任务,效率更高、失误更少。


四、固化效果对比分析:从实验室到生产线

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了解两者的区别,我们整理了一份详细的对比表格,涵盖固化温度、时间、涂层性能等多个维度。

对比项目 传统促进剂 环氧-聚酯型专用促进剂
常规固化温度 180词200℃ 160词180℃
固化时间 20词30分钟 10词20分钟
表干时间 较长 更快
涂层光泽度 中等
附着力 良好 优秀
抗冲击性 一般 较好
耐候性 一般 优良
贮存稳定性 易吸湿、结块 更稳定
成本 较低 略高
环保性 含部分重金属或有毒成分 多数为无毒或低毒配方

从这张表可以看出,环氧-聚酯型专用促进剂在多个关键指标上都优于传统促进剂,尤其是在固化温度和时间方面,简直是“节能降耗”的典范。

举个例子,如果一家工厂每天生产10吨粉末涂料,采用新型促进剂后,每炉固化时间减少5分钟,一年下来节省的能源和人力成本可不是个小数目。


五、实际应用案例分享

为了验证理论数据,我们不妨看看几个真实的应用案例。

案例一:某家电厂喷涂线改造

该厂原使用传统咪唑类促进剂,固化温度180℃,时间20分钟。更换为环氧-聚酯专用促进剂后,固化温度降至170℃,时间缩短至15分钟,涂层光泽提升明显,客户反馈好评如潮。

案例二:某汽车零部件供应商

该供应商对涂层的耐候性和抗冲击性要求极高。使用新型复合型促进剂后,涂层通过了ISO 11341加速老化测试(模拟10年户外曝晒),且抗冲击强度提升了20%以上。

案例二:某汽车零部件供应商

该供应商对涂层的耐候性和抗冲击性要求极高。使用新型复合型促进剂后,涂层通过了ISO 11341加速老化测试(模拟10年户外曝晒),且抗冲击强度提升了20%以上。

案例叁:某出口型公司应对欧盟标准

由于欧盟搁贰础颁贬法规对重金属和有害物质限制严格,该公司不得不淘汰含锡类促进剂,转而采用环保型环氧-聚酯专用促进剂,成功通过厂骋厂认证,产物顺利打入欧洲市场。

这些案例告诉我们,选择合适的促进剂,不仅关乎产物质量,更是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步。


六、未来趋势展望:谁主沉浮?

随着国家“双碳”战略的推进,以及消费者对环保和健康意识的增强,粉末涂料行业正朝着“低温快速固化”、“绿色安全”、“多功能化”方向发展。

在这个背景下,环氧-聚酯型专用促进剂无疑更具发展潜力。它们不仅满足了当前市场需求,也为未来的智能化生产和智能制造提供了可能。

当然,传统促进剂也不会一夜之间消失。毕竟,在某些特定场景下,它们仍有不可替代的优势。比如一些老旧设备或预算有限的小型公司,传统促进剂依然是性价比之选。

所以,未来的格局很可能是“新旧共存,各司其职”,而不是“非此即彼,你死我活”。


七、文献推荐:权威资料助你深入了解

为了帮助大家进一步拓展知识,这里列出一些国内外对于粉末涂料促进剂的研究文献,供有兴趣的朋友查阅。

国内文献推荐:

  1. 《粉末涂料与涂装工艺学》

    • 作者:李桂林
    • 出版社:化学工业出版社
    • 介绍:系统介绍了粉末涂料的基本原理、配方设计及涂装工艺,是入门必读之作。
  2. 《新型粉末涂料促进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》

    • 来源:《涂料工业》,2020年第5期
    • 作者:王志刚等
    • 内容摘要:介绍了一种新型咪唑类促进剂的合成方法及其在环氧-聚酯体系中的应用效果。
  3. 《粉末涂料中环保型促进剂的研究进展》

    • 来源:《现代涂料与涂装》,2021年第3期
    • 作者:张伟
    • 主要内容:综述了近年来环保型促进剂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。

国外文献推荐:

  1. 《Advances in Powder Coating Technology》

    • 作者:Hans-Joachim Wei?
    • 出版社:厂辫谤颈苍驳别谤
    • 特点:涵盖全球新粉末涂料技术进展,适合进阶学习。
  2. "Curing Kinetics and Mechanism of Epoxy-Polyester Hybrid Powder Coatings"

    • 来源:Progress in Organic Coatings, 2019
    • 作者:A. Talo et al.
    • 内容亮点:深入探讨了环氧-聚酯体系的固化动力学机制。
  3. "Development of Low-Temperature Curing Agents for Powder Coatings"

    • 来源:Journal of Coatings Technology and Research, 2020
    • 作者:K. Yamamoto
    • 关键词:低温固化、促进剂开发、环保涂料

结语:选择合适,才是好

说到底,无论是环氧-聚酯型专用促进剂还是传统促进剂,它们都有自己的舞台和角色。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根据自身需求做出合理的选择。

如果你追求高效、环保、高品质,那就大胆拥抱新技术;如果你注重成本控制、设备兼容性强,传统促进剂依然值得信赖。

正如人生一样,没有好的选择,只有适合的选择。愿你在涂料的世界里,找到属于你的“佳拍档”。


参考文献汇总:

[1] 李桂林. 粉末涂料与涂装工艺学[M]. 化学工业出版社, 2018.
[2] 王志刚, 张丽华. 新型粉末涂料促进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[J]. 涂料工业, 2020(5): 45-50.
[3] 张伟. 粉末涂料中环保型促进剂的研究进展[J]. 现代涂料与涂装, 2021(3): 12-18.
[4] Wei? HJ. Advances in Powder Coating Technology[M]. Springer, 2017.
[5] Talo A, et al. Curing Kinetics and Mechanism of Epoxy-Polyester Hybrid Powder Coatings[J]. Progress in Organic Coatings, 2019, 128: 123-131.
[6] Yamamoto K. Development of Low-Temperature Curing Agents for Powder Coatings[J]. Journal of Coatings Technology and Research, 2020, 17(4): 789-797.

(全文完)

====================联系信息=====================

联系人: 吴经理

手机号码: 18301903156 (微信同号)

联系电话: 021-51691811

公司地址: 上海市宝山区淞兴西路258号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聚氨酯防水涂料催化剂目录

  • NT CAT 680 凝胶型催化剂,是一种环保型金属复合催化剂,不含RoHS所限制的多溴联、多溴二醚、铅、汞、镉等、辛基锡、丁基锡、基锡等九类有机锡化合物,适用于聚氨酯皮革、涂料、胶黏剂以及硅橡胶等。

  • NT CAT C-14 广泛应用于聚氨酯泡沫、弹性体、胶黏剂、密封胶和室温固化有机硅体系;

  • NT CAT C-15 适用于芳香族异氰酸酯双组份聚氨酯胶黏剂体系,中等催化活性,比A-14活性低;

  • NT CAT C-16 适用于芳香族异氰酸酯双组份聚氨酯胶黏剂体系,具有延迟作用和一定的耐水解性,组合料储存时间长;

  • NT CAT C-128 适用于聚氨酯双组份快速固化胶黏剂体系,在该系列催化剂中催化活性强,特别适合用于脂肪族异氰酸酯体系;

  • NT CAT C-129 适用于芳香族异氰酸酯双组份聚氨酯胶黏剂体系,具有很强的延迟效果,与水的稳定性较强;

  • NT CAT C-138 适用于芳香族异氰酸酯双组份聚氨酯胶黏剂体系,中等催化活性,良好的流动性和耐水解性;

  • NT CAT C-154 适用于脂肪族异氰酸酯双组份聚氨酯胶黏剂体系,具有延迟作用;

  • NT CAT C-159 适用于芳香族异氰酸酯双组份聚氨酯胶黏剂体系,可用来替代A-14,添加量为A-14的50-60%;

  • NT CAT MB20 凝胶型催化剂,可用于替代软质块状泡沫、高密度软质泡沫、喷涂泡沫、微孔泡沫以及硬质泡沫体系中的锡金属催化剂,活性比有机锡相对较低;

  • NT CAT T-12 二月桂酸二丁基锡,凝胶型催化剂,适用于聚醚型高密度结构泡沫,还用于聚氨酯涂料、弹性体、胶黏剂、室温固化硅橡胶等;

  • NT CAT T-125 有机锡类强凝胶催化剂,与其他的二丁基锡催化剂相比,T-125催化剂对氨基甲酸酯反应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,而且改善了水解稳定性,适用于硬质聚氨酯喷涂泡沫、模塑泡沫及CASE应用中。

上一篇
下一篇